山西金融业“十三五”目标:到2020年增加值超1600亿,打造太原成为中西部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
作者:十年赢家网 标签:太原 增加值 山西 中西部 金融业 影响力 活跃 区域 目标 成为 829次浏览 2016.07.26
近日,山西省政府网站对外发布了山西省人民政府7月6日印发的《山西省“十三五”服务业发展规划》(全文可点击“阅读全文”),其中在第四部分(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)对于“十三五”期间需要“做大做强七大行业”内容中对“现代金融”的发展做出详细分解,希望多措并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,全面提升山西省金融业竞争力,将太原打造成为在中西部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,以下为山西资本圈摘录的该部分内容:

按照深化改革、加快发展的思路,不断壮大地方金融实力,加快金融创新步伐,提升金融服务水平,改善金融生态环境,全面提升我省金融业竞争力。
一、银行业
充分发挥银行业主渠道作用,支持各政策性银行、国有商业银行、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驻晋分支机构业务规模。推动我省城市商业银行扩大省内业务和网点覆盖面,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上市,把晋商银行打造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化商业银行。支持晋城银行、长治银行、大同银行、晋中银行巩固和夯实基础,支持阳泉商行通过增资扩股、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,加快风险处置,逐步培育一批深耕本地市场、经营稳健、服务领先的现代化商业银行。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银行,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,加快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步伐,培育条件成熟的农村商业银行上市,鼓励发展村镇银行
二、保险业
加快发展保险业,支持中煤财险增资扩股和网点布局,打造全国保险品牌。加快成立我省人身保险法人机构,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村镇保险公司,鼓励发展新型保险企业组织形式,不断壮大地方保险机构。积极引进健康保险、养老保险、责任保险、汽车保险、信用保险、农业保险等专业性保险机构,推动险资入晋。不断拓宽保险服务和投资领域,力争“十三五”末保险深度达到5%,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/人。
三、准金融机构
规范发展准金融机构,按照“控制总量、注重质量、合理布局、防范风险”的要求,促进融资担保机构、再担保机构、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健康发展。稳步发展新型金融业态,稳妥发展第三方支付、互联网众筹、P2P和互联网理财等业务,推进私募股权基金发展。推动各设区市设立城镇化私募基金和各类产业发展基金,大力推广融资租赁业务。
四、金融市场创新
加大金融市场创新,支持银行业机构通过联合授信、银团贷款、票据市场运作、发行大额同业存单、绿色金融债券和再贴现、再贷款等多种方式扩大信贷规模。加快发展直接融资,扩大短期融资券、中期票据、超短融及其他债务性融资工具发行规模,推动债券发行和上市融资。做大做强证券公司、期货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,加快股权融资发展,支持提升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功能,建设成为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。
五、期货市场
加快发展期货交易市场,支持中国(太原)煤炭交易中心逐步建设成为能源衍生品交易市场;加快推进股权、农村集体产权、集体林权、知识产权、碳排放权、土地交易、能源交易等要素平台建设。
六、民间融资
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,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创投基金、私募股权基金、产业基金等,推进民营银行试点。
七、地方金融资源整合
整合地方金融资源,健全地方金融企业法人治理结构,按照市场化方式,逐步整合各类金融牌照,形成集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、金融租赁、资产管理、担保、要素交易、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业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地方金融业,努力将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成为有影响力、有竞争力、有管控力、有服务力的各种要素于一体,有较强影响力的省属金融投资控股集团。
八、普惠金融
大力发展普惠金融,加强对科技创新、中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、大学生创业、下岗再就业、保障房建设、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水利建设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服务,全面推广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多用,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。支持在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科技金融集聚区。
九、发展目标
到2020年,全省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,占GDP的比重超过10%,社会融资达到6900亿元,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,将太原打造成为在中西部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,构建起体系健全、竞争有序、运行规范、监管科学、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。
- 0
- 0
*本文由赢家学院赢赢整理编辑,发布十年赢家网平台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

上一篇:正在努力加载....
下一篇:正在努力加载....